七十岁,我喜欢的样子你都有
【插入视频】中央档案馆公布开国大典彩色视频
(插入视频的方法:https://jingyan.baidu.com/article/d5a880ebd4342013f147cc17.html)
1949年10月1日,
毛泽东主席率一众代表们,在天安门城楼上,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。
于是,每年这个看似平常的日子有了特别的意义。
这是值得骄傲的日子,
它象征战乱结束,我们迎来和平;
它象征奴役结束,我们迎来独立;
它还象征我们的共和国又长了一岁,离起跑线更远,离目的地更近。
很快,我们要迎接2019年10月1日——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周年纪念日。
她以自己坚实的步伐走向未来,以有力的步调回应质疑和非难。
今天,我们特别为共和国挑选三本有声书,它们为共和国发声,讲述一路而来的荆棘和鲜花。
国旗飘飘,日出东方
《国旗飘飘:话说中华人民共和国》
作者:张涛之
一个贫弱的国家要摆脱外辱内敌有多艰难,一个积重难返的民族要摆脱泥潭重回正轨需要多久,这是近代中国长期面临的问题。
清王朝衰落、复辟帝制、巴黎和会、遵义会议、西安事变、开国大典……一个个在近代史上颇具代表意义的事件均在本书有所呈现。
▲ 电影《建党伟业》,2011年
共和国成立之后,我们有辉煌,也有挫折徘徊,有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果,也难逃政治决策失误的坎坷命运。走过新中国伊始学步的惊喜和艰辛,我们走上轨道,并迎来它70周年纪念日。
日出东方,未来可期。
中国梦,民族梦
《中国自信:民族复兴大思维》
作者:刘仰
民族复兴的“中国梦”是全民族的梦想。这是一个长期事业,也是华夏五千年文明史的延续。要实现民族复兴,离不开民族自信。它不是盲目自信,需要我们认清优势与劣势,潜在的机会和危险。
本书即从政治文化理论的维度,对“中国梦”的相关话题,进行多个方面的论证和阐述,涉及政治、经济、社会、文化、民族、宗教、哲学和国际关系,分析我们民族所处的国内和国外的环境。作者刘仰作为知名文化评论人,文化底蕴深厚,熟悉中外人文历史,对当代中西交往关系研究颇深,针对当前国内外重大现实问题,见解独到,言之成理,也有一些可能引发争论的观点和话题。
力拔山兮气盖世
《开国将帅从这里走来》
作者:关捷
他是思想家朱熹的后裔,又是赤贫佃农的儿子,开国元帅朱德,祖上几代务农,到他的时候,家族决定送他读书走仕途。
但国家有难,他继而抛下学业、舍弃小家,参加革命,辛亥革命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,身经百战之“百”于他而言毫不夸张,新中国成立之后,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;
▲ 朱德
“平江起义”、“百团大战”、“抗美援朝”、“呼啸庐山”,乌石寨彭家围子的人对彭德怀元帅的战争经历如数家珍。四次回乡,家乡人对他在家乡的种种善举记忆犹新,替孕妇挑砂,为老汉求情……他们说,彭元帅是老百姓的元帅;
▲ 彭德怀和浦安修
崇文尚武,是刘伯承元帅家乡的特点,少年刘伯承读孔孟,习拳脚,他不打麻药接受手术颇显传统刚儒“千锤百炼出深山”的意志,若非国家遇难,刘伯承恐怕也是科举场上的威风之人。
▲ 刘伯承和汪荣华
作者以走访的方式记录了开国将帅们种种少为人知的趣事。这其中,或有来自亲历者的回忆,或有后人由敬仰而引发的附会。但总体上均是比照将帅们的品格而行的素描,粗略却贴切,从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他们的动人的品格。我们能够成立新中国,感念他们的付出。英魂不散,70周年我们与他们共庆祝。
五星红旗迎风飘扬,
胜利歌声多么响亮,
歌唱我们美丽的中国,
从今走向繁荣富强。
尽管祖国的今天依然有不尽如意之处,但回望历史,我们从那样的泥潭中走出来,走到处处红旗飘扬、人人可安身立命的今天,我们应该骄傲,应该自信。
未来还有漫漫长路,只要中华精神尚在,只要我万里疆域安宁,何愁没有达到胜利的时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