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,宜吃点好的
冬至吃饺子,老人家说,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。
辞官回乡的张医圣,看到家乡的很多人耳朵被冻伤,便用面皮包着带有药材的食物,然后捏成耳朵的形状,下锅煮熟,送给乡邻吃,这些耳朵形状的饺子治好了他们的冻伤。
感谢医圣,他不仅心怀苍生,救病人于水火,还给我们留下了好吃的饺子。而且,通过美食来保重身体,真是祖先对后人的厚爱。
冬至,宜养生
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听全文!
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,作息时间应与天地同步;
“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”,不要使体内阳气泄漏;“民以食为天”,饮食里的养生经;
……
冬日养生,睡眠、保暖和饮食是三大重要作业领域。利用冬日的天时地利,为人体提供生之活力,这其中大有玄妙。
《黄帝内经》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,是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。尽管今天的中医乱象丛生,但从养生的角度讲,《黄帝内经》依然一部凝聚智慧的书籍。本部《春夏秋冬说养生》即是吸收《黄帝内经》的养生思想,它分春夏秋冬四大篇展开论述。全书在春三月、夏三月、秋三月、冬三月的经文要旨基础上,分别针对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;春养肝、夏养心、秋养肺、冬养肾,以及春夏秋冬四季常见病,将《黄帝内经》“顺四时、适寒暑”之四季养生道理进行详细的解读,教会听众适时养生、择时养生、顺时养生。身体的健康,工夫在平时。
冬至,忌节食
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听全文!
虽然在吃这件事情上,今天已经允许我们的菜单摆脱时令的束缚,但一个优秀的吃货,还是应该是顺时而食。
袁枚在《随园诗话》中写到“冬日短而寒,烹饪稍迟,则物生矣”、“冬宜食牛羊”(咕嘟咕嘟的火锅,有没有!),“辅佐之物,夏宜用芥末,冬宜用胡椒”(芥末,凉菜之辅也;胡椒,热菜汤水之辅!)。应季之物自然是天地之精华,而胃口也是一个季节性的馋
猫。
《在最美好的食光中记住爱》是一本有滋有味的书,也是一部充满烟火气的书。它既可以纳入我们的冬日食单——烤串儿、鱼头汤、油爆辣子……它又记录了很多温暖的画面,和食物有关的故事。
都是些平常的吃食,但作者呈现的是我们共同的回忆。
怎么吃和吃什么一样重要
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听全文!
顾中一可能是微博上最红的营养师了吧,不仅粉丝众多,还有权威和红人的背书:
合理饮食是一个人健康的基础,现在网络信息很发达,大家能够接收到太多的健康信息。但因为这些信息的碎片化,不能够很好地指导一个人的饮食健康管理。顾老师的这本书全方位又非常通俗地给大家讲明白了如何安排饮食、如何辨别网络上的健康流言,非常实用的一本好书!
——于康(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)
顾中一先生这本书,以一个专业营养师的角度,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来解读大众关心的营养问题,写法别树一帜。这本书适合喜欢快速阅读方式的当代年轻读者。读者可以获得很多重要的饮食健康理念,也解除很多常见的困惑和误解。——范志红(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)
身体健康,是一个人给自己,也是给身边的人最好的礼物。工作再忙也要好好吃饭,做好健康的管理。与每一个人共勉!——高圆圆(著名影星)
人们早已过了吃不好的年代,但要吃得明白,似乎还要费些时日。不过,看完这本书就差不多了。—— 姬十三(果壳网CEO)
民以食为天,如何吃好吃对确实是个大问题,听听小顾的建议也许会给您一些新的启发。——李天天 (丁香园创始人)
顾老师用专业的知识和幽默的语言,向读者介绍每天怎么吃对身体最健康,比如我们国人饮食中的比例失衡以及应该如何调整、每日的营养食物应如何摄入,他以科学的视角告诉我们垃圾食物可以吃,但不能单一摄入等等,拯救我们在想吃与不能吃的“混蛋逻辑”中。
▲ 所谓的“垃圾食品”也可以很健康
同时,也针对现代都市人的生活习惯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:长期睡眠不好怎么办,压力太大在应对高压工作时间内怎么补充营养,如何健康又有效的减肥。这本书不仅提醒大家在生活细节中注意身体的健康,又有非常实用具体的指导!
快把它分享给我们的父母吧,
不要再让他们受朋友圈的养生谎言毒害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