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见年味儿
小年过了就是年。你有没有发现,今年的春节来的特别早,2018年的除夕在2月15日,2019年的除夕在2月4日,而今年的除夕在1月24日。
为什么春节和元旦总不在一个步调上呢?这是因为阳历和农历的月份计量标准不一样。春节定在我们农历的正月初一,而农历以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为计时依据,一个月约为29.53天,一年有354或355天;
阳历的计时标准则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,阳历与农历相差10到11天。
如此一来,农历初一和阳历的元旦仿佛是生在平行宇宙的恋人,只能隔海相望。
但为了防止两个“恋人”分隔太远,我们的农历又增添了“闰月”一说。相信很多人知道农历的年周期有时是13个月。
所以,农历之始和阳历之始的差距总是摇摆不定,但又不至于天人相隔。
以上“冷知识”,来自一档好玩又涨知识的音频节目--《小雨姐姐话年俗》。主播小雨是全能选手,是浙江广电的八将之一,主持过国学节目《小雨来了》、非遗栏目《小雨说非遗》等等,拥有一众粉丝。▲ 主播小雨
在《小雨姐姐话年俗》中,她不仅详细介绍了从小年到正月的全套“该干嘛”知识,而且还配备扫盲贴,比如,过年的福字应该怎么贴?为什么我们要在正月说吉利话?正月剃头为何死舅舅?
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二维码听全文!
福字到底该怎么贴
福字应该正贴还是反贴的矛盾指数,绝不亚于咸豆花和甜豆花之争。
其实,福字倒贴还有个典故。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为了辨别敌我,以“福”字为暗号,贴了“福”字的就可免除灭门之灾。
马皇后得知此消息后,为了防止朱元璋滥杀无辜,传令全城百姓全部在家门贴“福”字。
偏巧,有一户人家不识字,把福字贴倒了。朱元璋当即下令要杀这一家人,马皇后赶紧跳出来为这家人解围,“福倒了,就是福到了嘛”,最终救下一家人的性命。
当然了,这只是万千民间故事中的一个,和乾隆下江南带红的小吃一样,真真假假不论,只为求君一乐。
不过,福字的张贴,民间的确是有讲究的。
张贴在正常居室门上的福字应该正贴,水缸和垃圾箱、屋内的柜子、牲口棚门上的福字可以倒贴。物可以倒(到),但人一定得堂堂正正。我们传统文化涉及人的领域,一丝一毫都不马虎。
▲ 错误示范
春节一定要说吉利话
不知道读者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:除夕入夜之后,说话就要特别谨慎,一句话没说对,平日温和的家长可能此时会严厉批评你。
春节说吉利话,为的是新一年讨个好彩头。
主播小雨还跟大家分享了个小笑话。
爸爸在贴对联,贴好一个后,爸爸对女儿说,闺女,我贴另一个,要是高了呢,你就说发财;要是低了呢,你就说健康。爸爸比量好,问女儿,“发财还是健康?”女儿左看右看,无奈地说,“不健康也不发财!”
虽然我们不贪求发财暴富,但在这关键时刻,也好好配合家长,多说吉利话,新的一年健康发财、万事顺遂。
正月剃头死舅舅?
正月不剃头,剃头死舅舅。但我内心总有个小疑问,剃头和舅舅有毛关系?
原来,还真有关系。
1644年,清朝入关,命令所有汉族男子剃发易服。
但汉民族祖先有训,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可毁也。在经历民间反抗与清朝的暴力镇压后,“留发”成为不忘国耻和忠于旧朝的文化符号。于是,民间约定,正月不剃发,集体“思旧”。
结果时间长了,“思旧”就变成“死舅”了。舅舅,你可以放下手里的刀了。
舅舅暂时不用担心了。但春节闯关还没结束呢!二十四大扫除、二十五磨豆腐,二十六切块肉、二十七杀鸡、二十八把面发,二十九贴福字……春节每天都是元气满满,来听听小雨讲年俗吧。
感谢各位听书的读者一路相伴,
在此,
我们祝各位读者们
鼠年大吉,
阖家欢乐,
事事顺心!